王永:让天下没有难分的垃圾
谈垃圾分类:
和技术一样重要的是对居民的引导
章丰:随着这场垃圾分类新时尚,垃圾经济迎来了新的风口。作为国内最大的智慧垃圾解决方案供应商,联运环境在产品上做了哪些设计?
王永:联运环境目前通过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垃圾分类大数据与人工相结合、垃圾转运及后端处理等内容覆盖垃圾分类前中后端作业,形成了垃圾分类全产业链运营机制,达成了垃圾分类软硬件服务闭环。
首先硬件方面,我们目前有智能垃圾袋发放机、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分类可回收箱、智能物联网台秤、积分兑换一体机等产品,几乎涵盖了垃圾分类前端产品线。联运在2012年进军垃圾分类这个行业的时候,就开始生产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中间不断地进行升级迭代。比如智能分类可回收箱(四分类箱),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集合了人机互动、自动称重、满溢报警等功能,还具备防夹手、密闭防臭这些人性化的功能。我们设备所在的小区内,每户都会有一张带二维码的智能垃圾分类卡,实行实名制积分制,不但可以激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还可以对投放错误的居民进行追溯。
垃圾分类箱
章丰:垃圾箱做得很智能,但垃圾是人投的,还是会存在不可控因素。
王永:设备再智能也不会主动“吃”垃圾,所以和技术一样重要的是对居民的引导。通过设备引导是一方面,可以降低垃圾分类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人去引导,把硬件、软件和运营服务结合起来。一个社区的服务启动后,前期我们会投入比较多的人力上门宣传引导,三个月左右居民习惯初步形成以后,投入在宣传上的人力就会进行适当减员。
章丰:联运在全国运营了那么多项目,前端运营采用的是什么的模式?
王永:我们通过多年的运营经验,总结了一套联运四化全服务模式,即:前端分类多样化,过程管理数据化,因地制宜减量化,处置利用资源化。基于联运环境强大的项目用户数据,形成对居民垃圾的投放行为、投放量、频率以及去向等的数据化的过程管控。
我们对前端运营团队有一整套的培训机制,从招聘到入职,有完整的培训体系和运营规范,合格以后才能上岗。每位一线的运营人员都要求安装使用我们开发的运营APP,从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到巡检、监督过程中的数据和用户反馈也可以及时上传,后台一目了然,运维团队可以及时响应。目前我们在全国做了四千个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的人力配置在0.5个人左右。未来前端做分类的人员会越来越少,更多地做一些收运为主的工作。
谈核心技术:
体系化技术打造全产业链能力
章丰:联运采用的数字化技术,是自主研发还是采购专业供应商服务为主?
王永:我们的数字化技术主要还是以自主研发为主,当然也有和一些高校、企业合作对接,他们整体的技术能力确实很强,但落实到环卫行业的应用场景,适配性还不够强。比如环卫工人用到的手环,对续航能力、数据发送频率要求很高,为了方便环卫工人使用,操作必须很简单,同时要适应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这和市场上通用的手环就有不同的业务需求,所以我们就要针对性地自主研发。
智能手环
我们的研发团队从最早的十几个人,到目前有200多人。这200多人中,有近半是博、硕士学历,有5名国家级专家,2名德国专家、2名美国专家,在互联网架构、图像识别、硬件处理系统方面实力很强。
近年来,联运环境持续投入信息化技术研发成本,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对居民垃圾分类溯源和分类设备设施的设计生产提供了支持,具有信息采集、投放溯源、现场监管等功能,可以实现垃圾流向的管控和数据的自动上传。
章丰:联运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王永:我们是一家固废垃圾领域的科技企型企业,依托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把通信、互联、物联三张网络融合。一开始,我也以为组建二三十人的IT团队就可以了,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研发是成系统的,硬件、软件、测试,分成很多具体工种,技术上要用到地理信息、视频监控、大数据、云平台等等。任何一方面的技术开发没跟上,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研发的滞后,智能化就很难做好。这恰恰也是联运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为这套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只有成体系,才能整合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产业链能力,打造成我们的一张王牌。
章丰:整套系统技术中,我们注意到大数据的应用,从前端投放到后端处理是贯穿始终的。
王永:是的。在我们的系统控制大厅内能看到联运环境垃圾分类云管理平台,显示全国600多个垃圾分类项目的实时数据。我们通过云计算、数据管理配合线下现场巡检,运用40多款传感及物联网设备,把分类的全过程记录,运用后端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阿里城市大脑技术,对分类投递、收运调度、车辆管理、人员管理、预约回收和积分兑换等内容做出实时判断监控,保障垃圾分类前后端有序运行。我们建设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对垃圾分类进行实时分析处理,有助于现垃圾全程分类管控,为促进垃圾分类产业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这也得益于物联网的发展,过去依托于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很多数据需要靠人工输入。物联网可以直接完成每个业务流程的数据采集,我们有一支十几人的团队专门做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最后变成业务指导的方法论,便于流程优化。
云管理平台
章丰:有人说,垃圾是很容易出卖一个人的隐私的,你每天倒垃圾的时间、垃圾的数量和种类,都能够反映出个人的生活习惯,甚至通勤规律等等。联运有考虑做这个方向的数据挖掘吗?
王永:我们会对用户行为画像,但目前更多地还是应用在指导垃圾分类上,怎样让居民怎么更好地分类,怎么运用互联网的技术调动积极性。针对用户数据挖掘的后续服务,互联网行业内有很多专业队伍能提供专业服务,我们来引进合作就可以。包括我们也跟阿里在合作,3月,联运环境和支付宝合作在杭州“城市服务”端口正式上线“垃圾分类回收”服务,以后还会打通垃圾分类积分提高芝麻信用、抵扣水电费、兑换蚂蚁森林能量等服务。到时候,杭州市民能享受的就不仅仅是“支付宝一键扔垃圾”了。
谈行业标准:
垃圾分类的名称叫法尚未统一
章丰:联运环境参与了16个团体标准的制定,如何看待标准化工作的价值?垃圾处理行业里,中国的标准化跟发达国家相比是个什么水准?
王永:去年,联运环境主编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操作规程》、《垃圾分类智慧系统技术规定》,其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操作规程》是我国第一个垃圾分类团体标准。对于参与行业内的规则制定我们十分重视,从技术能力、整体的标准规范到后期标准落地,这一套标准化流程制订下来,对我们企业业务规范流程也是一种总结梳理。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标准化工作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在固废垃圾领域,关于垃圾分类的名称叫法都还没有统一。像上海叫干垃圾湿垃圾,浙江和北京对应的叫法是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最近住建部正在召集相关企业,对标准规范的问题进行研究。
谈盈利模式:
收运处置一体化运营 做好两网融合
章丰:一个智能垃圾箱,里面有传感器、称重、摄像头,后端还要大规模的云平台去支撑,从成本的角度来讲会不会很难平衡?
王永:前期投入比较大,规模化以后成本相对会降低。特别是云平台部分,服务一千个客户、一万个客户或一千万的客户,从成本上来讲,它不是线性往上升的。另外人力成本会越来越高,而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普及,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成本只会越来越低。像我们的四分类智能分类可回收箱,在小区里用上十年问题都不大,只需要对软件做升级。
章丰:像原来小区里,夫妻俩骑三轮车上门收破烂这种传统模式,今后会被智能化的垃圾回收服务彻底取代吗?
王永:这种传统模式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它小轻快,效率高。企业依靠传统的模式做这个业务,管理成本一加上去,就是他们的3到4倍。所以依靠智能设备和标准化运营流程来解决这些问题,等到规模一上去,成本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章丰:现在行业里也有一些专门做小区的垃圾投放智能终端的,而且还有一轮一轮的融资,但是市场上也有争议,觉得靠烧钱的方式,很难维持智能终端的规模化发展。是不是只有把收运处置一体化运营,才能达成一个比较好的利润水平?
王永:单纯做前端也不是不可以做,以前也是按照这样的做法为主,但的确存在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况且过去垃圾分类标准还没那么高,放现在的标准下,成本就太高了,所以标准提高也推动着行业要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另外我们身处在环卫行业里,更多的也是要考虑到环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更主张收运处置一体化运营,把分拣后的垃圾作为再生原料进入后端处理,变废为宝,因为填埋和焚烧占用土地、耗资大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行业里有“两网融合”的说法,“两网”是垃圾分类系统和再生资源系统,两张网络要有机结合。联运环境始终认为,开展垃圾分类就要全类别、全方位的开展。如果仅仅做可回收物回收运营,忽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是走了一条偷懒的“捷径”,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垃圾分类。
畅想商业模式:
正在研究差异性收费
章丰:像联运这样的领军企业,它的发展是能够对整个行业是有一定示范意义的。整个产业链布局上,未来轻重比例是怎么样?
王永:垃圾事业的主要矛盾和焦点还是在前端投放环节,我们更多地想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它的难度。因为在国内,前端以前重视程度也比较少,全国十几亿人口,普及的难度也比较大。对于我们来讲,现阶段还是以固废垃圾为核心,先把基本功做好,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前端投放的难度,然后再拓展其他商业可能。
章丰:联运的商业模式基本上是to G或者to B的,未来有没有可能像德国、日本这样垃圾分类做得比较成熟的国家,实现服务商向用户收费的模式?
王永:短期之内,中国要实现向C端用户收费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政府承担了很多民生责任,暂时不会把这一块负担转嫁给居民。但是我们也在探索差异性收费,你分类好的,那么我收费就低一点,分类做得差,费用相应就高。每个小区的垃圾分类服务收费,跟垃圾产出量和分类质量挂起钩来,实现公共服务的差异性收费,这块我们跟几个高校正在研究,希望借此更好地反推和促进分类工作的推进。
谈转型之路:
装备制造业向服务商转型有共性规律
章丰:你是创业老兵了,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是做设备制造的。
王永:我是2001年左右开始创业的,2004年以前做工程设备为主,像挖掘机、压路机这些大型设备。从2006年开始,我们跟国内的研究所合作开始做环卫设备,生产一些重点的关联性零部件,2008年开始我们生产环卫特种车辆,用于道路清扫、垃圾运输。2012 年,我们注意到垃圾行业不规范的现状,也认为这是民生工程价值会比较大,就抓准机遇,进入垃圾分类领域。
章丰:联运现在的定位是智慧环境产业综合服务商,服务和制造哪块业务的权重更大一些?
王永:从产值来看,服务业务比重更大,但制造特别是研发,它的含金量更高,也是为智慧服务打好基础的。这几年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对照“工业4.0”,首创了“环境工程4.0”的概念,并打造了联运四化全服务模式,就是以“大数据、云平台”等高科技手段为依托、环境项目运营为载体,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为一个集研发、应用、生产、运营维护于一体的环境项目综合运营管理服务商。
章丰:浙江有很多的制造业企业,和联运环境的路径相似,也是从设备制造逐渐拓展到了行业服务,这种产品+服务的转型模式,有没有普遍的规律性?
王永:联运环境前期以制造业为主,发展速度非常快,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从传统设备制造商转向服务提供商,在经济平稳发展阶段具有共性。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环卫行业,国内大的制造商都开始往产品+服务的方向发展。联运起步也比较早,目前国内拥有技术核心、市场上可以做到环境运维和信息化相结合的企业很少,我们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一家。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做了全产业链的业务,自己当了“客户”以后,才能把客户的情况了解清楚,才能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真正把环境事业做好。
快问快答
章丰:职业生涯里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
王永:我们是为环境事业做服务,把环境事业做好,特别是把现在比较热门的垃圾分类做好,才是我们最得意的事情,现在还是在起步阶段。
章丰: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沮丧的事情?
王永:我的心态是比较平和的,没有大悲大喜,非常沮丧的时候好像还没怎么碰到过。做企业就是要用特别稳定的心态,去面对行业一个个周期。
章丰:未来你最害怕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王永:从整体经济形势来看,按规律做事,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整体上,我们希望经济宏观形势更好一点。
章丰:那么最期待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王永:希望我们国家的民生工程发展得更好一点,也希望像华为这样拥有强大的底层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多一点,让中国的企业发展能够更少一些“卡脖子”的事情。
章丰:如果给你三组关键词,你会怎么定义“数字新浙商”?
王永:把握数字化趋势、以客户为中心、挖掘核心技术,这是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企业经营者最核心的方法论。尤其是传统企业在产业数字化的改造过程中,没有核心技术,很难支撑大规模发展,走长远发展的路。